close

青年日報


淺談後備戰士對我全民國防之啟發

◎ 曾世傑

 前言

 一個國家的兵役制度良窳,深深影響國家戰力;我國目前正值兵役制度轉型期間,國防部各機構也積極透過改善募兵制配套等作法,共同為提升整體官兵素質來努力。為成功推動兵役制度轉型及廣儲後備部隊戰力,國防部除推動4個月軍事訓練役強化訓練外,同時亦仿效各先進國家經驗,於去年公布規劃「後備軍人志願短期入營服役制度」,並於今年1月10日由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率先開辦國防部首梯「後備戰士」,後備指揮部首梯「後備戰士」亦於14日在臺中成功嶺營區開訓,俾利擴大兵役來源。

 我國目前推行之「後備軍人志願短期入營服役制度」,亦即外界所謂之「後備戰士」,主要參考美、英等相關國家之後備軍人,利用假日返營訓練作法,據以規劃我國後備軍人短期入營服役制度,除可同時維持後備軍人戰鬥技能,更有助於「改良式募兵制」之目標達成,此舉立意甚佳。但是,觀察世界各國兵役制度調整,均非一蹴可幾,仍須多方考量,下列就相關學者對於各國兵役制度現況之研究,摘述重點探討,希能對我國「後備戰士」等作法,以及對我全民國防帶來啟發性思考。

各國兵役制度概述與評析

 一、美國兵役制度

(一)國民兵部隊:由各州政府組成,成員由各州退役軍官、預備軍(士)官組成,平時協助治安,每年夏季實施兩週軍事戰鬥演習,國家進入緊急事故時,則至訓練中心集中、實施換裝整備及1至2個月訓練,即視同正規部隊,依需要可投射境外遂行作戰。

(二)後備(預備)兵部隊:區分準備預備役(含各州國民兵、常備部隊服役未滿5年退伍官兵、納入預備役部隊、ROTC畢業之軍官)、候補預備役、退伍預備役等。惟均需要經過國會同意後,始可運用。(引述維基百科)

 二、英國兵役制度

 英國以志願役為主,兼採徵兵及傭募,為精兵主義,注重兵工職業訓練,役齡18至26歲,現役2年,備役3年。(林冠琪,2005年)

 三、以色列兵役制度

 全民皆兵,義務役兵役為主(18至26歲30個月、27至29歲24個月)、志願役兵為輔(以色列公民在服完義務役後,可轉服志願役)、女子一律服義務役。(蔡鴻池,2004年)

 四、新加坡兵役制度

 新加坡以徵兵制為主,男子18歲須入伍服役2年,軍官則須服役30個月後退伍,並納入國家之後備部隊,軍官至50歲除役,士兵至40歲除役,同時在學校加入全國學生軍團與全國學生警察團,以加深對軍隊與警察之認同。(歐賢超,2002年)

 五、綜合評析

 上述國家之兵役制度各有其特點,以下針對其特點加以說明:

 (一)美國國民兵於每年固定期間至訓練中心實施複訓,戰時依命令至衝突地區作戰,此作法與我國後備部隊定期於訓練中心或單位駐地執行教召訓練類似。然因美軍有實際作戰經驗供訓練中心調整其訓練課程,受訓之後備部隊可同步接收現行作戰經驗及教訓,使整體國民兵部隊可仿真戰場景況受訓。

 (二)英國兵役制度特點,主要以雇用外國傭兵為其國家作戰,而外籍傭兵甘冒可能犧牲自身生命的危險而為他國作戰,相信除了高薪資的誘因外,在其戰鬥戰技的作戰專業領域上,亦有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三)以色列兵役制度特別著重全民皆兵的理念,平時即透過學校教育與服役期間,將愛國教育灌注於求學與服役之人民。我國現行仍遭受中共不放棄武力犯臺的威脅。因此,仍要強化我國軍部隊在愛國教育的觀念,否則,很容易就陷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迷思。

 (四)新加坡的全民國防特點,在於學校有全國學生軍團與全國學生警察團等軍隊與警察的編制,養成學生在學期間就有全民國防的良好觀念,從學校開始到社會教育,真正形成全國軍愛民、民敬軍的情形,此全民國防觀念深耕於教育之作法殊值參考。

我國後備戰士具體作法芻議

 國防部「後備戰士」作法現已受到各界熱烈討論,惟就目前各國經驗與作法,提供以下幾點初淺看法,俾使推動過程更臻周延:

 一、調整符合現代化作戰之訓練課程

 我國社會環境將近有幾十年之時間處於祥和安逸的處境,此期間無論在政治上或軍事上係趨於穩定的時期。因此,在年輕一代的後備役族群對於戰場景況的記憶,可能處於完全空白、模糊的概念,有必要在其訓練課程中,加入「現代化作戰場景中部隊可能遭受的威脅課程」,始能在仿真戰場景況下,提升其訓練強度。

 二、參與國軍重大演訓任務

 後備軍人需要藉戰演訓任務,以凝聚對國家的認同。現行後備軍人主要來源為教育召集之後備軍人;後備戰士召訓對象本就是短期服役之後備軍人。因此,若能實際透過參與國軍重大演訓任務,除可驗證其平常訓練成效,更可凝聚對部隊向心,將有助於提升後備軍人對自我實現的價值。

 三、深化高中、大專院校對後備動員制度的認識

 我國教育體系單位,除了軍訓教官可協助在校內宣導愛國教育觀念,與全民國防體系的課程之介紹,亦可協調學校所在地之縣、市後備指揮部,派遣幹部或後備輔導軍人組織成員,協助至學校單位介紹現行後備動員的概念,使全民國防教育與後備動員相結合,從深化學校學生的愛國教育觀念開始做起,更能增加其保衛國家的認同感。

 結語

 觀察各國現行兵役制度演進,大部分以透過戰爭的經驗教訓,或經過長時間的驗證而有如今之成果。我國現值募兵制轉型階段;推動後備戰士入營訓練作法,除參考各國經驗外,仍需持續與國軍未來作戰目標相結合,將可有助於兵力目標達成以及訓練出符合國家需要的部隊。然就國家兵役制度而言,此其中需考量因素尚有許多,就國防預算、訓練目標、待遇、薪資、福利、戰演訓與軍事任務等項問題,都需要審慎評估後持續檢討具體作法,進而爭取全民認同,藉此擴大全民國防成效。我後備部隊戰力的培養,係奠基在國家現有完整之兵役制度上,故現行兵役制度的轉型,除展現出我國軍新一代軍力的風貌外,未來更可充實我國防戰力。(作者為國防大學陸軍學院中校教官)
(轉至青年日報專頁http://www.ydn.com.tw/News/202494)

arrow
arrow

    a302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